电子建筑的未来是什么中央计算机+区域架构可能是一个共识的行业概念
在区域管控的框架下,五大热门功能域将进一步整合,其中客舱和驾驶的整合是最热门的话题。
在驾驶舱和网关领域业务水平趋于成熟的安联智行已经开始在智能驾驶领域布局,业务拓展有赖于驾驶舱业务与智能驾驶业务融合的可能性。
在君智行AD首席架构师王好为看来,在软硬件解耦的大趋势下,针对即将到来的中枢大脑时代,汽车设计将从以功能为中心向以体验为中心转变,用户思维和用户核心价值将成为智能驾驶量产的关键点。
领域的下一步:座舱与驾驶一体化。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至今,分布式ECU已经接近瓶颈,智能汽车集体进入域控制时代。
ECU向域控制的转变是行业需求升级的结果,最重要的解决方案是集中计算和分布式连接:
其中,集中式计算将同一功能区域的ECU整合到域中,减少了计算能力的冗余,提高了核心性能分布式连接解决了传统架构中子网内信号重复传输的问题,域内统一连接,线束优化,更容易管理和后期监管
从单域控制到域集成,不同的OEM厂商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虽然技术路线不同,但做法和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先把一些领域功能统一到一个平台上逐步聚合更多的功能域,直到我们走向一个完整的中央计算平台
功能域控制不同于区域控制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功能域有动力域,底盘域,驾驶舱域,智能驾驶域和车身每个域都有自己的主域控制器,通过CAN/LIN等连接到中继线,实现车辆数据交互
区域化的域控制是功能域控制进一步整合的结果,具体实现路径是域整合和集中化方案将适于集成到区域中的离散功能组件集中有利于中央计算性能的优化
王好为提到,君联智行目前在驾驶舱领域,智能驾驶领域以及与智能网联的结合方面都有布局。
未来,结合L2.9 ADAS和HPC的域控制器将成为域融合的主流伴随着座舱和智能驾驶功能领域的发展,系统的复杂程度和交互程度将会增加驾驶舱与驾驶一体化的域控制技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冗余,更好的避免当前自动驾驶的技术瓶颈,更快的实现量产
驱动+用户核心价值的领域控制方案的未来方向
在中央计算机一体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下,域控制方案的设计思路必然会发生变化。
目前,区域控制器的设计方案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网关为核心,用最原始的方式将信号连接到区域控制器这可以看作是区域控制网络+BCM电源,叠加底层纯硬件设备和驱动,信号主要传输到中央计算机进行处理
第二是在区域控制器上部署原子服务此时,中央计算机和区域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已经改变为基于服务API
第三类是尚未完全出现的区域控制形态区域控制器上有基本服务和高阶服务比如在区域控制器中运行边缘计算和边缘AI,以及将智能驾驶的功能集成到区域控制器中,这种形式将在未来的中枢大脑+区域架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以上三类区域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其实都是控制器从功能域控制架构到中枢大脑架构的升级路径。
伴随着集成升级,可扩展的电子架构将采用类似的硬件设计和i/o接口,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但软件领域不再受硬件限制,发展空间更大
在王好为看来,在传统的车辆视角下,在软硬件脱钩的大趋势下,以功能为导向的设计思路终将被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设计思路所取代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成熟的自动驾驶产品需要考虑价格合理,安全可靠,舒适智能,产品质量等综合因素
面向安全的理性智能设计
目前,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中,安全性和智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比如辅助级别的TGA和全自动驾驶级别L3以上的TGP,功能级别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安全要求不同,复杂程度和成本差别很大
对于后者,更昂贵的传感器,更强的传感,更多的冗余不仅带来成本的增加,也带来设计的挑战。
所以在设计系统的时候就要定义安全边界,因为系统的成本框架会定义它的复杂程度,也就是不同场景的功能和安全极限。
为满足高级别的安全需求,需要考虑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SOTIF,不同场景的安全驾驶策略,应急处理方案等框架下对系统的反复设计和验证。
再看安全冗余,它强调多重备份,增强系统的可靠性级别越高,需要考虑的安全冗余就越多
总的来说,全链路智能域控制器功能安全设计的总体目标包括支持安全自动驾驶,统一安全诊断机制,安全通信机制,安全状态管理和支持SOTIF。
驾驶舱+自动驾驶软件开发深度融合
就软件定义而言,安联智行的理想发展状态正如SOAFEE所预期的那样:以云原生的方式开发汽车软件。
目前SOA架构下的总体方案是将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的软件框架进行深度整合,由其设计的一套原子服务可供驾驶舱域和智能驾驶域双方使用。
王好为强调,SOA取代传统的信号传输,进入微服务设计阶段,然后把云开发和汽车开发统一起来,这是对未来的愿景可是目前,SOA仍然专注于替换CAN这主要是因为车机的定义和互联网不一样,车机系统的每一步都会影响物理呈现与传统的云原生思想不同,各种设计规范仍然需要修改和完善
软件定义汽车是智能汽车发展趋势下最广为传唱,最富想象力的想法但是,如何量产软件设计,如何在域控制架构和受众需求之间架起桥梁,厂商是在征服科技产品还是在打造实用产品,并不一定矛盾,只需要一个更好的平衡联合知行的体验驱动的产品设计理念,将是这座桥梁建设的关键一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