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文化艺术促进心理健康”工作交流会。
当日,国家心理健康中心和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开展的“音乐艺术促进心理健康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通过开展科普宣教、搭建服务平台、举办学术交流、开展人才培养和机制研究,实现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公众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音乐专业人士在执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国家心理健康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表示,文化艺术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还能疏导情绪、愉悦心灵,促进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多名参会人员表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大,供给不足,需要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感化、召化、润化,希望未来加强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更广泛的共识,凝聚更多力量,发挥文化艺术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推进文化艺术促进心理健康项目的实践应用和成果转化,真正实现让更多的家庭、更多的人群受益。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牛小娜表示,其从事音乐心理治疗已经有15年,在临床上,她看到一些自闭症、强迫症、抑郁症患者通过听音乐、玩乐器、合奏等不同方式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在音乐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更好地表达情绪,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及尝试着去融入周围环境、社会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在会议中透露,早在2008年,上海音乐学院就设立了“音乐康疗”专业,结合学校推行的“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新型交叉学科发展,以音乐为媒介,在心理健康、疾病康复以及特殊教育领域中发挥独特作用。该校还组建了音乐康疗团队,推出“音乐宅急送”,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得到社会广泛赞誉。近期,该校正加速推进音乐康疗科创基地建设,将通过“一基地两中心”的建设模式,打造音乐康疗专业人才培养的学习实践平台,更好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目前,上海音乐学院也与诸多的机构如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上海新华医院、上海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中心等医院开展合作,作为音乐康疗专业实践基地,另外还与汇师小学等学校以及语言教育机构等开展合作,推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让更多人群受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授杨燕宜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