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向社会公布,《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任务,即: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同日,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了《规划》的相关情况张桃林说,耕地质量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不仅影响粮食产量,还影响农产品质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国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亿亩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在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省力等方面效果明显平均亩产粮食能力普遍提高10%至20%,平均亩产成本提高约500元人民币,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多年稳定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张桃林说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最近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已经部署了新一轮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此,农业农村部在16个省的120多个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论证,最终形成了《规划》
据张桃林介绍,《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明确到2025年,建成和提升10.75亿亩,新增1.05亿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改造12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到2035年,我国高标准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根据消息显示,《规划》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八个方面,即田,土,水,路,林,电,技,管要求加快构建科学统一,定义明确,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
张桃林表示,与上一轮2011—2020年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相比,本轮《规划》在保障产能上更加突出,以提高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优先安排永久基本农田和两区,集中力量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形成了一批一季一亩,两季一亩同时也突出质量要求,坚持新建与升级,建设数量与竣工质量,工程建设与工后管护并重,形成更高水平,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