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和中科睿极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智勇在海宁的知名度更高了。
这两位在本月初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科学家,其主导的两个高精尖项目均选择落户在海宁。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最近几年来,海宁将创新驱动摆上了突出位置,启动建设杭州湾北翼科创枢纽高校,平台,企业的联动创新,让科技要素,人才资源碰撞迸发第一动能,打造最精彩的创新节点城市
搭台:一校一城引领发展
今年1月,由赵东元院士领衔的元颉新材料项目落户海宁尖山新区半导体基础材料产业园,中科睿极则是海宁市潮城精英引领计划重点引进的团队之一,目前项目已顺利落地鹃湖国际科技城。
鹃湖畔,城铁边,在鹃湖国际科技城区域,碧水拥抱之中,一幢幢外观极富科技感的建筑汇聚了诸多全球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与项目。
今年6月,由京东方科技集团创始人王东升领衔,近400名研发人员组成的奕斯伟海宁研发基地正式入驻鹃湖国际科技城,并迅速投入人机交互,人工智能芯片等开发业务。
而在马路的南侧,浙大海宁国际校区里,各个实验室已经忙碌开了,研究人员围绕生命健康,光伏信息等技术展开研究,多领域专家,教授汇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在这里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鹃湖国际科技城已引进奕斯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基地,中科院半导体所海宁研究院等38个泛半导体领域项目,引进再生医学材料研究中心,浙大生物电子研究中心等27个生命健康领域项目,引进全球行业龙头企业英国天祥集团,国家半导体器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1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累计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92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0人,省级人才21人
引智:厚植创新原动力
是什么让一座城市充满活力要深刻认识人才,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尤其要认识创新是大势所趋,是竞争所要,是补短所需在2021年海宁市人才科技创新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海宁市委书记曹国良曾这样阐释
前不久,经过技术攻坚,位于海宁的人才企业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马占华和团队,终于攻克了用于手机端无线充电铁氧体产品的一项技术难题。
天通控股人力资源经理杨华平介绍,近三年来,企业引进了600多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46名,现有硕士,博士研究生67名。
天通取得的成就是海宁与人才相互成就的一个缩影围绕着人才发展生态最优市目标,海宁正不断建设创新策源地,做大人才蓄水池
海宁连续9年举办潮起东方赢在海宁创业大赛以赛引才,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海宁创新创业,今年,人才强市再加码,《潮城千名博士引育集聚计划》出台,目标在十四五期间新引育1000名博士人才,10万名技能人才,10万名大学生。
借力:加快全域创新发展
今年6月,杭海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两地的时空距离被压缩在一张小小的地铁票里对于海宁来说,这更是一条承载着其蝶变跃升机遇的科创路
早在杭海城铁开通之前,海宁便已开始了行动今年4月,海宁正式出台《杭海城际科创走廊规划》,提出全域深入融杭,加快杭海城际科创走廊规划实施,打造一东一西双核科创高地
根据规划,杭海城际科创走廊以杭海城际轨道为交通主轴,规划区域东西向长约48.1公里,空间范围涵盖许村镇,长安镇,周王庙镇,盐官镇,斜桥镇,中心城区等5镇4街道。
眼下,沿杭海城际,人才,技术,项目等高端要素正加速集聚许村杭海数字新城,长安高新区科创中心,周王庙孵化器,斜桥青创之城,鹃湖科技创新园等孵化器都在加快建设之中
有了坚实的基础,海宁锚定了两个阶段的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创新资源丰富,科创成效明显,创新环境优越的科创走廊,成为杭州湾北翼一流科创枢纽,嘉兴全市泛半导体和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到2035年,海宁与杭州实现同城化发展,抢占全省泛半导体,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制高点,基本建成两大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